姜维平,铅山县武夷山镇西坑村的茶农。别看他个头不高,长着一副古铜色的脸孔,可他生产的茶因不使用农药、化肥、除草剂等化学物质,无公害,人们喝得放心、喝得健康,被人誉为“良心茶”。
姜维平生产的“河红贡”“黄岗山玉绿”系列品种茶叶,全部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中心的绿色食品(AA)认证和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(COFCC)有机茶认证,并先后获得“江西绿茶杯”金奖、农产品地理标志,生产的“铅山河红”在第四届“万里茶道”名优茶品鉴评比中获得“茶王奖”。
10月6日,记者来到海拔千余米的西坑村,采访姜维平种“良心茶”的故事。“种茶就要种好茶,也就是‘良心茶’。”直性子的姜维平坦言。西坑村党支部书记邹金明单刀直入:“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。你想了解姜维平如何种好茶的,我们去现场看看他的茶基地就知道了。”
在前往桐木关的路上,邹金明侃侃而谈:“西坑村位于我省首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——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,是产茶的黄金地带。老姜的祖上就是世代茶农,在先人的熏陶下,自小爱茶、琢磨茶、懂茶。”姜维平插话:“什么是‘良心茶’?说白了,就是不施农药和化肥。”姜维平的话音未落,他儿子姜欣抢过话头直言:“我爸爸常说,种茶,光有好环境还不行,还要不施化肥和农药,才是好茶。”爬上海拔1200米的庙基茶园后,邹金明指着两旁满眼碧绿的茶海说:“你看,老姜的茶树下生长的草是青绿色的,如果用除草剂除草后生长的草就是枯黄色的。”
山路崎岖颠簸,我们边走边聊。姜维平实话实说:“使用除草剂除草种植出来的茶叶,产量和收入虽高,但茶叶有农药残留,喝了对人的健康有损害。茶农不能为了眼前利益做砸品牌。”姜维平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自1999年承包西坑茶厂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600亩茶园后,每年坚持掏腰包人工除草,将除的草做茶树的底肥,并买来鸡粪等农家肥给茶树追肥,不施化肥、农药,生产的茶叶无农药残留,无污染。
“用除草剂与请人工除草成本哪个高?”姜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“用除草剂除草,每亩只要成本费10多元,一天可除草50亩,而人工除草每亩成本高达80多元,一年除两次,每年要花费35万元。用除草剂除草的茶叶,亩产干茶至少可收15至25公斤,人工除草的茶叶,亩产干茶只能收到7至10公斤。”人工除草成本加上产量减少,姜维平每年要减少收入140多万元。姜维平的两个女婿不得其解,多次劝老丈人:“我们何苦吃这个亏呢!用除草剂搞个两三年不就发财啦?”姜维平回答说:“我们不能拿了秤杆忘了砣——分不开轻重。什么是轻?少挣一点钱是轻;什么是重?喝茶喝得健康是重。”
夜幕徐徐低垂,炊烟袅袅升起。在回西坑村的路上,邹金明说,要做好茶,也不能在制茶工序里给茶叶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。正聊着,深圳一水一叶茶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森给姜维平来电要买茶叶。记者接过姜维平的手机和李文森聊了起来。李文森在电话里感言:“给茶叶添加化学添加剂,茶叶色泽光亮、香气浓,卖价高。但老姜从不做这种事,他生产的茶叶我们信得过。10多年来,我公司80%的茶叶都是从老姜这里买的。”
生产“良心茶”并非是赔本买卖。如今,前来老姜开办的公司——铅山县黄岗山有机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购买茶叶的茶商络绎不绝,价格是普通茶叶的好几倍。姜维平坚持种“良心茶”声名远播,县茶叶协会负责人说,全县的180多家茶企业纷纷前来取经,姜维平义务到茶企业和茶农的茶园传经。在他的言传身教下,全县的茶农纷纷做“良心茶”,铅山茶红火起来了。